回到祖国怀抱的第一站,他们的服务让人暖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海淀 Author 海淀网
自3月10日起
“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到家了。”
在新国展集散点,海淀区境外人员返京信息登记处由于位置靠里,距离大门入口较远,但凡有朝向海淀区登记点走来的旅客,工作人员崔海军便主动上前问询,并帮忙提拿行李。
3月17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海淀区境外返京人员信息登记点,在这里有因旅游期间疫情爆发,滞留国外3个月的旅客;有两天飞往3地,候机16个小时,辗转回到北京的留学生;有抱着婴儿拖着行李,一路上不敢吃喝的妈妈;有因工作返京的外籍人士……
一路的颠簸和恐慌情绪让旅客们焦躁不安,“到这了就回家了,大家先坐着稍事休息,接下来全程跟着我们的安排走。”为了缓解旅客的不安情绪,海淀机场转运组的工作人员王洪涛热情招呼大家。
您到海淀吗?欢迎回家!
新国展集散点自3月10日启用,主要用于经过机场卫生检疫、体温检测、信息核录等流程,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低风险人群临时集散。集散点分为目的地为北京的旅客登记区和目的地为外省市的旅客登记区。
3月17日14点10分,一个年轻人拖着行李走进集散点,在门口登记完的他四顾环望,海淀工作人员徐明主动上前询问,“欢迎回家!您到海淀吗?”“对!”“请您来这登记,行李我帮您拿。”
从美国回国的张先生今年22岁,在华盛顿读大学,由于疫情学校停课他决定立即回国。“没有直接回来的飞机,我先从华盛顿去了东京,在那里候机16个小时,然后再飞回北京。我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虽然累,但是现在回家了非常兴奋。”
“下了飞机就觉得特别踏实”
“您好,您再稍等一会,上一班转运车刚走,咱们统一都等下班”。“没事的,我不着急,再等一会儿没关系的,到这就是到家了。”
3月17日下午15点,家住海淀的高女士从澳洲落地到北京。她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从北京出发去的澳洲女儿家直到现在,虽然身在国外,但始终心系家里。她说:“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动态,中国疫情防控效果非常好,下了飞机就觉得特别踏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个登记完姓名、身份证号、航班号、住址的旅客手里,都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人太多了,我们开启了‘叫号’模式。”工作人员仲惟为告诉记者。自北京市宣布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应转送集中观察点隔离后,作为外防疫情输入最前线的新国展集散点人数较往日明显增多,境外返回海淀人员也是逐日递增。
自3月10日起,由海淀区相关部门组成的4个机场转运专班入驻新国展。确保境外返回海淀的人员,从入境登记、分流接送、集中隔离,环环相扣、形成闭环管理。
“现在有多少人在等候了?”
“15人,我已经把他们的转运信息发送到工作群。”
“好的,我马上叫车!”
登记工作忙而有序、有条不紊得进行着,看到有15人候车,海淀机场转运班组陶然告诉同事马上调度联系,5分钟后,转运车停在展厅门口,等候回家的人们。
“妈妈,我回来了,带着妞妞。”
“妈妈,我回来了,带着妞妞。”刚来到登记处,刘女士迫不及待得和妈妈视频,“我一会儿不回家,直接去隔离点。”刚刚叫出“妈妈”刘女士就红了眼眶,她说家里父母年纪大了,一直担心她和孩子的安危,“谢谢你们,我们能回家真的太幸运了”。
“我们马上就要回家啦,我现在开始点名,叫到号的现在跟我走,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为了防止返京人员走散,一个工作人员在前面领路,一个在队伍最后保障,确保无一人遗漏。
穿过展厅,工作人员将转运人员交接给海淀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家排好队,从后门上车!”每上一个人,她数一个号,全员上车后,再点一次名。确保全员坐上车,“手递手”将全员转交给疾控中心的负责同事,展厅里的工作人员才下车。
“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是海淀区疾控工作人员,我将负责本次大家的转运工作,大家辛苦了,在车上好好休息一下。”
全程陪同办理手续
叫号服务一个不落
分流转运安全回家
集中隔离观察耐心解释
……
在海淀区登记服务点
机场转运专班的工作人员
24小时严阵以待
守护国门
接同胞回家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这个家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新国展24小时的一幕幕
见证了海淀的温度
也感受到了海淀这个家的温暖
海淀欢迎你们回家
推荐阅读